中美能否成为全球经济体系共同担保人

发布时间:2017-03-08浏览次数:328

 全球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的有效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都离不开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的高水准合作;而全球经济治理目标的实现亦要求中美两国在合作性博弈的过程中,展现出应有的国际责任感,进而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共同担保人。


  中美经济关系极具战略价值


  就中美经济关系的战略价值而言,不应只是两国每年高达55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量,也不止于两国高达1200亿美元的双向投资额,也不是两国为了整固经济基本面、提升在全球价值链核心利益而各自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而是经济规模分别为17.4万亿美元、10.3万亿美元达到两个超级经济体如何面对当今世界的一系列难题。

  自2008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爆百年一遇的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实质性复苏、全球经济再平衡等都未取得根本性进展。从各主要经济体看,美国要恢复昔日经济荣景尚需时日;欧洲经济如何进一步打开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死结也是棘手问题;日本尽管把“安倍经济学”大旗举得很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新的内生性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新兴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也面临着增长动力的衰减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秩序正面临难解困局。世界经济与金融秩序的不确定性要求作为既有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方的美国与有关国际组织检讨其金融政策与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并为此推出负责任的前瞻性经济措施;主要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越来越没有兴趣改革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此外,由于全球欠缺一个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导致在很大程度上被某些大国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世界经济与金融稳定方面越来越碌碌无为,有时甚至充当了干涉别国经济主权的工具。改革国际货币组织的呼声,尽管在最近5年不断高涨,但要彻底改革治理机制也很难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区域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缺位,对全球金融公共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上升,又使得全球金融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美两大经济体的战略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全球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均离不开中美两个最大经济体的高水准合作。


         中美如何扮演好共同担保人


  当前,中国经济规模直逼美国,贸易地位不断上升,金融力量今非昔比,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已初步具备了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基本要素。经过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头号金融强国的帽子尽管勉强保住,但内伤严重。而日益自信的中国早贸易上还持续顺差,并坐拥美国第一债权大国地位。而且看起来中国想把人民币培育成主要国际货币,在美国看来,中国正在构建的一系列具有本国特色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有可能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这是美国政府以及美国金融资本决不会轻易接受的。

  近年来,中国面临的战略“围堵”一点也不轻松。以贸易方面为例,目前,美国正在加速边缘化国际贸易组织(WTO),构筑多边贸易体系: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力图打造由美国主导、欧洲和日本共享红利的新一代全球贸易与服务业规则。一旦上述三大协议付诸实施,极有可能重新确定国际经济与金融规则,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尤其是TPP的相关设计可谓直接针对中国软肋。

  合则两利,尽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也要两国战略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中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早已是美国绝多数财经和商界领袖的共识。事实上,相对于TPP,美国商界领袖更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给美国经济带来的福利效应抱有期待。高盛负责人甚至将BIT视为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契机,像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对中国市场更是抱有太多期许。

  今日全球金融体系的最后担保人依然是美国,其保持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力,除了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显而易见的机制化体系之外,其背后蕴藏的则是美国直到今天依然独有的一项特殊优势,即密布全球的海上力量投送与打击体系、柔性商业干预和无形的金融控制体系。现代金融绝不仅仅表现为银行、证券、债券和货币等,而是对一国科技、产出、创意以及国际协调力与领导力的全面“萃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无论是日本还是欧洲,都由于在上述某一方面领域存在软肋,加上地缘政治的约束,最终无法成长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担保人。

  全球经济治理目标的实现内生性要求中美两国在合作性博弈的过程中,展现出应有的国际责任感,进而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共同担保人。亚投行的成立,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优质产能全球化配置、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设计、金融服务的区域和相关国际协调力和动员力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国早已表示随时欢迎美国加入,如果有朝一日美国加入亚投行,则美国的相关权益至少不低于中国在亚开行的相关权益。

  全球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呼唤富有国际责任感的中美决策者消除分歧,促进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从共享中获取利益;在积极推动全球有效经济增长的同时,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并在合作中尝试共同承担全球经济体系担保人角色,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201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