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二:心连子女教育

发布时间:2007-07-06浏览次数:289

  7月4日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盘山公路的颠簸,于上午十时到达巫山县大昌镇。大昌镇是巫山三镇之一,它的地理位置偏僻,所以发展相对缓慢。在这里,我们重点考察研究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之前联系的当地的大昌中学是一所由移民子弟学校改造建成的中学,是三峡移民工程中最早实施搬迁的学校,因此十分具有代表意义。

  从下车的地方步行十多分钟便到了大昌中学。学校所有的楼房均为干净的白色,校门左边的篮球场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在建的几幢新楼房也透出欣欣向荣的气息。一进校园,我院实践团便受到了热情地迎接。走进会议室,“上海外国语大学情系西部活动”几个醒目的大字一下子印入眼帘。

  巫山县大昌中学坐落在大宁河小三峡之滨的大昌镇,学校创办于1958年, 04年进行搬迁时,政府投入资金多达3900万,而对于大昌县移民的投入则为527万。政府对三峡移民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软件建设方面大昌中学近年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并创立了“三高四育三全”的教育模式,成为新时期学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大昌中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将以移校搬迁为契机,向“重庆市重点中学”迈进。

捐赠活动

  校长详细的介绍之后,我院党总支书记忻老师首先向对方学校的领导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金融贸易学院的概况,同时也代表我们学院全体师生表达了对大昌中学发展的关心,并对其发展前景寄予很高的期望。在忻书记简短的讲话过之后,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忻书记代表我们金贸学院全体师生把从上海带来的两大箱书籍捐赠给了大昌中学。这次所捐赠的书籍是英语原版读物,从小说到天文地理,种类十分广泛。此外,我们此次还带给大昌中学一本全球地图册,这代表了我们所有人对大昌中学走出巫山,更好了解亚洲及世界的美好心声和希望。捐赠仪式之后,我们的同学还积极踊跃地向大昌中学的老师作了关于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宣传,向他们介绍举办世博会的重大意义所在及其带来的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之后的古镇参观,农家乐,我们金贸学院的同学们和大昌中学的老师相互给对方介绍各自家乡的特点和风俗习惯,并对各自学校的发展谈了各自体会和看法。

随机采访的大昌学生有关移民教育情况

  饭后,我们部分考察队员在大家休息的时间里又来到饭店附近的一户居民家中,随机采访了一名中学生,希望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移民的生活以及移民子女受教育的公平性和广泛性。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身为三峡移民的后代,在生活上多数都有一些拮据,然而,这些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政府对于这些交学费有困难的同学,都会由学习出面,争取减免或是社会上的捐助,尽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个学生都留在课堂里。同时,这名中学生也告诉我们,移民的子女都继承父母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都是班上最刻苦的一群学生,他们尽管来到了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周围的人认可他们,接受他们。

  在了解了当地艰苦的教学情况之后,同学纷纷表示,明年暑假要来大昌县支教,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号召,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大昌中学的老师们为此很受感动,对我们的热情而又无私的帮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也希望我们学校之间的交流能够不间断的继续下去,能够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这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实践的真谛;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这里,我们寻找到了未来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