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组织建设部多年来的志愿服务项目,市南中学义务支教得到了我院师生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先后获市、区级多项精神文明表彰集体。怀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本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发挥我校同学英语优势,每周日不间断地,我们为那些残疾家庭的子女点亮知识的明灯。
志愿者感言:
(文/许乐洋)进入大学一个学期,对于过去初高中上课情景的回忆,如隔着一层薄纱,让我们望得见它们的位置,却已看不清它们的点点滴滴。
去市南中学的支教,短促,简单而平凡,却像是一次找回记忆中课堂的旅程。
站在讲台前,手里捧着《新概念》的课本,台下坐着一群眼神里透着虔诚的孩子。想起了当年的我们,曾经也是这么纯粹的为了知识而聚在一个教室里,充满渴望地记录老师的每一个句子。老师的提问,我们的一双双手都高高地举起,争先恐后地交错着,就怕在这个热气腾腾的课堂上,少了我们活跃的身影。看着这群刚进初中的孩子,在我已经回不去的那个年龄,我似乎感到一股力量在我体内升腾,想全力地,不计回报的把自己的知识都全盘托出,想把课堂的气氛处理得活跃而又不失严肃,想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想……
刹那间,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过去,在我们曾经所处的课堂里,我们曾经的老师们,也是胸怀这样的想法与激情,在三尺讲坛上尽心尽责,付出自己的全部。也许人们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有资格去回忆,才有机会去理解。
市南的孩子们下周依旧会来,而我们,仍然走向我们的下一次体验,去领悟我们下一次的理解。
(文/周晓菲)寒假里,参加了黄浦区残联举办的支教活动。举办地点在市南中学。似乎中学这个词还未渐去渐远,重新踏进中学大门却以支教的身份,也让自己受宠若惊了一回。
在分配下,我作为英语答疑教师坐在一间简陋教室的最前排。所有的孩子们都伏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孩子围在一起讨论习题,对于刚经历这些的我霎时也感慨万千。
他们都是勤奋的,害羞的,我多希望他们能多提些问题,能够再热情活泼一些。但对于这些孩子,承受着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为家庭,也为了自己,实在是让人心疼的时候流露不止一丝的感动。
隔岸观火,往往体察不到最本质、最真实的事物,而当我真正投入,在做在想,不仅是简单的支教,简单的一次与他们的擦身而过,相视一笑,而是体会着一些苦痛,揪心的……感动着,感染着。希望自己可以再多为他们做些什么,看到他们欣慰的笑容,还有成功的喜悦。
(文/陈晨)在二月份寒假期间,有幸参与了在市南中学的支教。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20多位同学,我所感受到的与曾经的想象却不尽相同。
看着他们的眼神,让我想起曾经的我,岁月在墙上糊的纸还依稀可见,自己已不再从前。体会到了以前老师的辛苦,当时的调皮现在想来都太幼稚,站在了讲台上,就自然地有了一种责任,要用全心的付出帮助他们。
站了三个小时,在黑板上写着熟识的过去,此刻,虽然累着却也快乐着,铃声响起的时候,一种满足感让我感到很快乐。
进入大学快一年了,看到了,接触到了很多双手。给我帮助,给我温暖,给我希望,给我快乐。我希望四年的生活都会像支教那天一样,阳光明媚,充满激情,充满爱。
志愿者:
如果你也和我们喜欢那些可爱的孩子,如果你有热情也有责任,请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组织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