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源自于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也许看起来有些陌生,但生活中却处处可见零和博弈的存在,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什么是“零和博弈”吧!
Part 01
拔河?零和!
拔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游戏项目。双方各执绳子的一段,尽可能的将绳子中间的标志物拉到自己这边,每当标志物向着自己这边近一点,就意味着会离对方那头远一些。很显然,由于绳子的长度并不会改变,因而拉近的一点点总是会等于那远离的一点点。
01
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用来引出我们这次想要讨论的话题却是再合适不过了——零和博弈,不仅高度抽象化了拔河的游戏,更在实际生活中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Part 02
什么是零和博弈?
借由拔河的引入,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零和博弈的定义。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属非合作博弈。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零和游戏的概念源于博弈论,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02
(冯·诺伊曼,被誉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当两人对弈时,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从数学的角度看,若A获胜次数为N,B的失败次数必然也为N。若A失败的次数为M,则B获胜的次数必然为M。这样,A的总分为(N-M),B的总分为(M-N),显然(N-M)+(M-N)=0,这就是零和游戏的数学表达式。不难看出,以简单的胜负作为衡量的游戏,比如各种棋类游戏,还有我们特别爱玩儿的石头剪子布,其实都是零和博弈的具象化变体。
(两位棋手对弈的过程就是零和博弈的过程)
Part 03
走出理论,走向牌桌
当加入了各种元素时,比如金钱这种数额类的筹码,零和游戏会衍生出更加复杂多变的形态。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每逢佳节,走亲访友时时常会聚集三五好友,打几圈麻将或者斗几副地主,如果有人气势如虹,不停地赢牌,结算时要想知道自己到底赢了多少钱,只需要知道在这场牌局中别的牌手一共输了多少,就可以很轻松地推算出自己最终到底“放了别人多少血”。
在这种牌局中,赢家赢到的钱与输家输掉的钱,相加等于零,而且不限于只有两方对弈的情况,一场局中理论上可以存在无数牌手。
03
而当上了真正的赌桌后,由于庄家的介入,会从每个牌手身上抽成,却又不自己参与赌局,如果把庄家也看作一位“特别的牌手”,当赌局进行的足够长,规模足够大之后,最大的赢家永远都是庄家,而由于庄家的抽成,输家输掉了更多,而赢家也没有赢到自己该得的全部份额,以零和博弈的角度来看,除了庄家,似乎没有人在这场零和博弈中最终获得了胜利。
由不同情况衍生出的扑克牌局可以引向不同的博弈类型,当存在庄家抽成,如果不把庄家当作局中人,则构成了“负和博弈”,即总赢加总输的和小于零,而若是在扑克锦标赛中(比赛根据排名发放奖金),就是“正和博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正和博弈仅仅指总赢加总输大于零,比后文的“正和博弈”缺少了一个合作的特征。)
Part 04
走进商界,此消彼长
而在商业上,公司治理中也存在零和游戏,在正当管理与不正当管理的关系中,正当管理的成份多一点,不正当管理的成份就少一点,反过来也是一样,两者之间存在着零和关系。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把精力过多的用在不正当管理的歪门邪道上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正当管理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通过反对不正当管理来完成公司治理的任务,从而促进正当管理,对于把企业蛋糕做得更大,是不可或缺的。
需要知道的是,在这场零和游戏中,由于管理者一方在信息不对称中处于优势地位,再加上其实际控制着人流、物流、资金流,因而在内部博弈中总是稳操胜券。作为对手的所有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一方,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通过公司治理加以抗衡总是必要的。
04
其次,通过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反对不正当管理,难免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它肯定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与在零和游戏中必输的份额相比,与企业资产可能被掏空相比,付出这种成本还是合算的。
再次,付出的必要成本使得企业“蛋糕做得更大”更有希望。反对不正当管理至少可以使管理者在内部“零和游戏”中获利的行为得到遏制,通过这种有效的工作使管理者在内部零和游戏中失去优势之后,就有望促使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把“蛋糕做得更大”上,因为那样同样可以使他们个人所得的绝对数额更多。
Part 05
化“零”为“正”,破局之法
没有人希望被失败吞噬,却难免甚至时常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零和博弈,厮杀斗争在所难免,如何解决零和游戏的问题?从博弈论的研究来看,解决零和游戏问题的出路在于参与博弈者从零和走向双赢或者多赢。
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是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的。但是其前提必须摆脱零和游戏的思维定势。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发展轨迹不可逆转,而内部零和游戏又会产生内耗,解决的办法与其寄希望于大家在“零和游戏”中握手言和,不如让经营管理者感到实施不正当管理得不偿失,知难而退,一致对外,把企业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这样才能从零和游戏转换成正和游戏,也才能达到所谓的双赢。
05
从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在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寻找能够实现“双赢”的机遇和突破口,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批评下属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抵触,发展经济如何才能做到不损害环境,开展竞争如何使自己胜出而不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从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会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这对合作双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却也确实规划出了很美好的蓝图。
Part 06
破局之后,破局之前
其实,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合作的双方达到双赢的同时,势必意味着在更宏大的局中存在亏损的团体或者个人,零和游戏的存在是必然的,即使在破开一个局之后,只会存在一个更高维的“局”,或许从长远来讲,只有考虑如何把本来有限的蛋糕做大做好,才是让我们能够逃脱零和博弈问题,摆脱你死我活竞争的真正法门,但在那之前,从现实的角度上看,也唯有在牌桌上如鱼得水的牌手,才有成为操盘手和掌握赌桌的资格。
结语 最好的牌手
“在这样一场牌局中,你也许不得不先考虑如何得胜,再考虑如何破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