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致同杯”商务案例分析大赛即将吹响开战号角!
万事开头难,各位同学是否焦灼于对案例分析的准备呢?被动徘徊不如主动出击了解!以下,我们有幸邀请到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戴玉雯、蒋彦庆两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直击赛场的干货分享。
一、
对于第一次接触商务案例分析大赛的同学们,您有什么准备的提示或者建议吗?
戴老师: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参考历届的案例和资料,以及参赛选手和获奖团队的背景资料,比如各所高校参赛人数、年级专业分布、团队构成等。
第二:了解今年致同杯的timeline, 即重要的时间点,比如拿到案例和递交report的时间,初赛复赛的具体时间等等。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业安排和其他 time commitment (e.g. 辅修、英语考试、ACCA考试、社团工作等)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
第三:组队。若已决定参赛,则需开始组队,组建好的团队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我个人建议团队的组成是来自不同的专业,比如会计、金融和国贸组合。而不是同一个专业甚至是同一个班级的。因为不同专业的课程不同,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样会更有synergy。
二、
每年都有许多非商科专业的同学参与到这次比赛中,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蒋老师:其实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想想,以独特角度去解读。比如国际政治和新闻传播的同学就可以应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例如公共关系和信息发布。还有的同学可以从语言文化方面切入。不需要局限在商业这一个领域,而是可以很综合的,我们需要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同学可以根据专业的视角去看。这部分同学同样可以通过比赛来接受新的知识,也可以将原专业和商业结合,学习到新的东西。
三、
您之前曾在大赛担任评委,您认为这个比赛能够锻炼到选手的哪些能力呢?
蒋老师:在赛前要去阅读材料,理解材料说了几点,说了什么内容。考虑问题问的是什么,这锻炼的是大家的阅读理解,收集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
第二就是要针对问题做准备,因为材料是英文,所以要提高英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大家要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要将知识与材料联系起来,像亲身经历一般,寻找它们的关系,主动思考。
第三是团队的分工协作能力,大家要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去交流也是要去处理的问题。
第四是比赛时的陈述、如何去给评委用英文来表达以及现场的提问锻炼了应急反应能力。比赛考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如何灵活运用知识。比赛更多的意义是用来看的,也就是要从多角度讲解,让台下的观众们去理解。
四、
最后,请您为参加这一届致同杯大赛的参赛选手送出几句祝福吧!
戴老师:No Cross, No Crown。 预祝同学们在这届比赛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今天的干货分享到这里结束,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自己内心期待的答案!
敬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采访干货推送。
预祝同学们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请选手登录
gtdownload2019@163.com
(密码:gt20192019)
下载初赛比赛案例
期待你在比赛中的精彩亮相!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致同杯商务案例分析大赛”公众号。
我们将会全程跟进比赛进程,并即时公布信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