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这是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共享未来的新起点。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新时代,共享未来”主旨演讲,阐明推动开放合作的中国方案,宣布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的胸怀与担当。
本期商界风云,带你走进中国进博会!
一、各方携手,共迎进博
1.中意合作
意大利是最早确认参加进博会的欧洲国家之一,其展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在“一带一路”中,意大利成立特别工作组对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意贸易极速发展繁荣,中意两国贸易差额有望创历史新高。
2.微软投资
比尔·盖茨在进博会上说:“中国这25年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市场开放能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进博会将是另一个更大的契机。”他认为,中国足以为非洲国家脱贫提供成功经验。此外,他还表示盖茨基金会将深度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疫苗、AI、核电技术等。
3.米中互助
对于国际米兰而言,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本次进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进一步展现顶级足球俱乐部的魅力,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身体力行,将欧洲在足球方面先进的商业运营经验、管理经验、青训体系等带到中国,推动中国足球深层次和长远的健康发展。
二、贸易结构,现状梳理
1.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占比上升
发达国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其份额在下降。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自2000年到2007年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标国。但是在2007到2012年2月期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被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额反超。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走向复苏,而欧盟经济走弱,从2012年2月起至今日,美国再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而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自2002年起便出现快速下降,直到2007年,下降速度才趋于平缓。2018年9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份额分别为20.6%、16.5%和6%,合计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额的43%。
新兴市场中,东盟占中国出口比重上升速度最快,其中,越南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其占比也快速攀升,目前已占中国出口额的3.3%。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占比从2000年开始一直持续上行,至2011年始便维持在6%-7%区间。金砖国家出口份额内部分化较大,印度进口增速较快,目前其占比接近3%,而南非较为平稳,自2004年开始便一直保持在0.5%-0.8%区间,而俄罗斯经济受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影响较大,两次事件都导致其对进口中国大幅下跌目前其份额已由2015年的2.5%下降至1.8%附近。非洲所占份额也从2000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到2015年,就开始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由当时的5%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
2.出口产品结构趋向高端
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已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变为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在2003年以前,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服饰、箱包、鞋帽及玩具等)占我国出口产品总额一直高于技术密集型,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迸发,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从2000年开始快速上升,到2003年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且在2004年达到出口额的30%,此后一直围绕该比例上下小幅波动。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额的份额下降到2007年的15%后逐渐趋于稳定。
3.进口产品凸显消费升级
产品结构方面,大宗商品类,原油进口上升,铁矿进口下跌,消费品增速较快,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原油价格同比变化与进口金额的同比增速相关度较高。不过,今年以来一篮子原油价格虽然增速大幅提高,但是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则非常平稳,这可能意味着的进口结构出现了变化,进口品种更为丰富。
三、脚踏实地,展望未来
出口交货值在6月份-9月份显著走高,期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接连完成对500亿、2000亿美元价值商品加征关税的分析、听证和落地,因此出口交货值走高可能与国内出口商抢跑有关,未来出口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总体而言,新出口订单处于下行趋势,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滑,因此从5月的高点51.2下降至最新10月份的46.9。分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新出口订单PMI(采购经理指数)分项低于大型企业新出口订单PMI分项,中小企业在出口商面临更大挑战,特别是中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PMI分项近期下行幅度较大,未来几个月出口拖累成为经济下行的一个风险点。
进口方面,随着国内去产能的结束和杠杆率的稳定,下一步着重发力的将是“一降一补”。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国内税收贡献和解决就业最大的主体,民营企业得到发展、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进口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
PMI(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新华通讯社、上观新闻、凤凰财经网、华尔街见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