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卷 | 冬日不再来

发布时间:2018-11-16浏览次数:40


本月执卷主题   



怀念冬日

高中冬天晚自习。一位最好的朋友传给我一张小纸条,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回,请你好好做题。话是这样,这句诗我却一直记到了现在。我偶尔也会怀念那些温柔的冬日,怀念那段勤勉的时分,也会怀念那些洋洋洒洒的试卷。

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一、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冬天

汪曾祺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为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张正方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个兔子,以子儿押在上面。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铁拐李,就寻另一个铁拐李,把子儿押在那个铁拐李上。如果数至里圈的什么图上,则到外圈去找,退回来。点数够了,子儿能进终点(终点是一座宫殿式的房子,不知是月宫还是龙门),就算赢了。次后进入的为二家三家逍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个四个人玩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叫做逍遥

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舂粉子。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文章写了故乡冬天的哪些事情?请分点简要概述(6分)。

上槅子;拆帐铺草;生火取暖;菜肴;游戏;雪天折腊梅花、天竺果;舂粉子。

一个点一分。我写了七个点。因为老师讲过要多写一个点。上槅子、铺草、生火,它们缓慢而柔和地笼罩过来,冬日不再凛冽。菜肴、游戏、折腊梅花、舂粉子,这是在和冬天招手,请你务必走得慢一点,我,我还没玩够呢——”

可是,冬日不再来。我们再也不会聚到一起肆意打雪仗,把雪藏到院子的角落里企图和它明年再见,再也不能把一堆雪偷偷地从后脖颈塞进朋友的衣服里。冬天会回来,但冬日不再来。

 2.作者不惜笔墨地写了家乡冬天吃的菜,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细致而生动地描写出了家乡的菜肴,表现了作者对其印象之深刻;

冬天吃的菜象征着家乡,对家乡菜的回忆传达出了作者深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情;

四分,两点。老师,我答不出了。

汪曾祺先生对家乡的菜的描写,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温柔与幸福感。他在告诉我们,这是我的家乡菜。这是家乡的味道。

然后,请允许我走一会神,让我盘算一下今天下午该吃煎饼果子还是手抓饼,干脆两样都吃好了。

可是,冬日不再来。我们再也不是那个下了课拉着好朋友飞奔下楼买饭和奶茶的高中生。我们再也不能随时就能吃到家里奶奶熬的粥和妈妈做的饭。冬天会回来,但冬日不再来。

 

汪曾祺先生没有运用任何手法,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了自己的所感所思。但这篇《冬天》里,有家乡,有童年,有佳肴,有欢乐,有温暖,有质朴,有你我每一个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我们柔软的地方。

大家大概都会痴迷于那句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那是其乐融融的时分。于我而言,我却衷于一句不起眼的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是啊,为什么呢?这句话里,有我的童年。有妈妈从冰箱里拿出冻好的豆腐,被筷子轻轻拨进沸了的火锅里,旁边是眼巴巴看着火锅要饿昏了的我,爸爸给我加好了调料,爷爷奶奶帮我舀了满满一大勺肥牛。

我相信,一定有一句话会成为一道光线,透过一扇忧愁孤独的窗户,洒满整个房间。

虽说冬日不再来,说了千个万个再也不能。可是,这又何妨?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们还是我们,我们仍然拥有春夏秋冬。只是,春夏秋冬的味道变了些,虽不再稚嫩新鲜,但却更加浓郁而厚重。

写在后面:关于那句能饮一杯无,现在,我想把这句诗送给我所有的朋友,以及读到这里的每一个你。希望家人和朋友们,万事胜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能饮一杯无?我干了,你随意。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