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2002级校友寿祺

发布时间:2018-06-01浏览次数:561

寿祺,上海外国语大学2002级国贸专业校友,本硕毕业后从教上外,后进入投资管理行业全球轮岗,目前为Skybound Capital首席投资官。

时间资本:在香港和中国设有分部。

Skybound Capital集团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一、求学与从教

(一)上外情结

学长当时之所以选择上外作为本科院校是因为上外具有语言上的优势,利于出国。他在本科求学的过程中也培养出对上外十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有机会读硕士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上外作为他求学的更高的平台。同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本科只是素质教育,真正想要达到学术上的提升还需硕士上进一步的学习

(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学生时代,他曾在学院兼职授课并获得了一些教学成就感,同时发现自己对从教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兴趣。在这之后,无论是对与学生的交流渴望还是对学术研究的兴趣,都促使着他最终回到上外,从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事业。

三、从教育到投资

(一)自我发现不足

在学长那个时代,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严重脱节。他在上外从教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脱节”教学上的不足,甚至觉得在这里继续教学,就是误人子弟。

这种脱节引起了反思:大学教育是为了什么?

本科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而自己在理论上的所有研究和学习都与现实脱节。因此他希望转入自己所热爱的投资管理工作来提升自我以解决实践和理论上巨大差异。

(二)教学与务实并不冲突

在进入后来的实务工作后,他也在逐渐积累经验,慢慢弥补原来教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同时也一直保持着对从教的热情,不停地回学校反哺教学。

事实上,他也在学校主讲一些课余的讲座,在全球教育机构的相关认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也在国内的投资学教育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丰富的工作经历

(一)全球轮岗带来的多元文化

在汇丰主要做的投资管理工作与国内传统银行业的不太一样。国内是以分业经营为基础指导思想的,海外大多数是混业经营的。而海外的投资管理相当于国内的基金公司的工作。

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在真正踏入职场后,所遇到的不同的背景的人,会带来见识上与个人能力上的提升。比如,在北美的“战略规划”工作,相当于国内在国家层面的“五年规划”。主要是去制定银行未来5~10年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如何管理销售团队等等。在欧洲的银行投资管理则是管银行的钱,客户的钱等等。

(二)因为对投资的兴趣而坚持

在全球轮岗的过程中也应保持着对投资管理的强烈的兴趣。这份兴趣来源于学生时代的培养。

首先,他在成人之后就有自己的A股账户,可以说是一直站在投资的最前列。其次,当年学校对面的证券公司提供了学习投资的机会,他在这家证券公司学到了很多。

投资是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做投资需要接触大量信息,而这些正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所渴望的。从宏观来讲,做投资需要每天了解各个地区的货币政策、一元政策等各种宏观变量。从微观来讲,需要了解某一公司的运作、财务状况、商业模式等等。而搜索这些更新速度快的信息的过程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兴趣也应运而生。

四、从投资经理到CIO的变化

(一)机遇

在他做Skybound Capital投资经理时,公司出现了一定的动荡。这时需要有人站出来担起这个担子。他主动请缨担任CIO来统筹公司不同产品,开始了从管理一个产品到管理多个产品组合的历程。在这次动荡中,公司给了他一个机会,他也给了公司一个机会。后来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状况慢慢稳定,业绩也有了大规模提升。

(二)观念改变

观念上,从一个技术人员转变为一个管理的人员。这里强调从只管理一个产品到多个产品组合。

具体操作上,需要在审视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为将来做预算。也就是知道自己要砍掉什么,自己要培育什么。

在培育方面,不仅是技术上的培育,更是人才上的培育。要做出相关的产品,需要相关的人力资源,如何请人回来以得到相关的支持。

再之后,还有一个评估的问题,也就是在后续的工作上是否能够继续做下去。这其中跟多的是与管理跟相关的实务,而不是与投资更相关。

五、成功的投资需要信息

(一)从各渠道获取信息

不仅是网络的搜集,数据的搜集,还有人际信息的搜集。

首先,源于人际的信息主要体现在方便于信息的核实。比如,投资人在做投资的时候,可以去找公司的高管,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但是在高管画大饼的时候,确实也需要去找基层的人员了解一下情况。比如说,有时会去找保洁阿姨了解一下:办公室工作量多少,士气如何等等以核实公司内部信息是否真的如此。

其次,建立信心也是寻找人际信息的目的之一。因为,投资更多的是投资人。比如说,对冲资金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人来运转的。在这里,之前提到的基层的人员也只是对这个核心人信息的核实。当对这个核心人的认知到位后,投资人才会对投资标的有信心。

(二)时间管理

如何筛选有效的信息是高效的前提,如何做到呢?精要提炼就是:熟能生巧

拿财报举例子,刚开始需要花几天研究这些50-100页的财报。但是到后面看多了,对这一份份财报的大体思路都在心中明晰了,就可以在2个小时内抓住这些精要信息,完成原本要花几天的阅读。这就是CIO如何能够在巨大数据的面前保持着对投资数据的敏感。

(三)面对投资失败需要理性

最普遍的失望应该还是在已经做了大量的数据搜集后,在最终结果确定时发现,还是自己没有搜集到的信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存在着这些不可抗力,这也是投资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因为不确定性也是投资的一部分

当然,面对信息搜集的失败,失望是难免的,但是作为投资人甚至是任何行业的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应该是所有人应当关注的一点。即使最为理性的投资人也有会受到情绪影响的时候。但是,如何为没有想到的不确定性做准备,正是投资人所需要做的。

(四)AI处于基础阶段

首先,必须肯定AI会完全改变金融生态,低端工作会消失

但是其次,不得不重视时间间隔的存在,AI会取代低端工作,但是短期不会产生颠覆性效果。比如,ATM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了,但是根据相关数据,ATM对银行从业人员的替代也只是在最近才出现。这也是同时说明,AI对最普通的大众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一是取决于技术发展的速度,二是人们观念上的改变。但是就金融投资上的信息运用来讲,目前机器所做的投资决定所产生的业绩效果还是无法与人类的相比。

因此,技术进步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在目前,AI发展还是处于基础阶段

六、对广大转行者建议

(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首先必须肯定,转行到投资管理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在国内,高等教育还是被大多数人当作职业教育的前站,但并不该如此。成功的资金经理可以有各种的背景。成功的资金经理可以是学音乐的、学地理的、甚至可以是摆摊的。

但是,四大仍然是投资经验积累很好很好的基础。国内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主动招四大背景的投研人员。有四大背景的有愿望做投资的去做投资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而券商作为许多类工作的集合,其内部投资管理部门的工作是不影响去做投资管理的。

这里又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券商的销售工作,倘若读者足够了解市场也可以转入投资。而在券商做研究的工作,卖方研究员是买方的主要雇佣来源。自然跳槽也不成问题。

总的来说,无论在做哪份工作,只要做的足够好,都可以成为跳槽或者转行的支持。

(二)对工作热爱

正如前面所说,学长在做投资工作的过程中,不停的搜集信息,出差调研,一直在旅途上做着工作,而这都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无论是做游乐园的调研,还是做投拍电影的调研,这些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成为爱好的原因---有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生活。